扫一扫微信
关注公众号
——产业经济的研究者、行业发展的领军者、品牌强企的践行者
扫一扫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主题:中国开启品牌塑造新时代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更是国务院设立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1周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趋势、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将如何传承过去,又将如何激荡未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论坛开幕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和总结40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并庆祝国务院设立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1周年,促进我国广大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对业内年度最具竞争力品牌企业进行盘点,由中国商报社、国家发改委《中国信息界》杂志社、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品牌案例研究院、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信用管理专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中国商界杂志社等媒体机构举办的“信用中国——2018(第十四届)中国企业诚信与竞争力论坛暨全国改革创新成果案例推介展示活动”于2018年5月10日在北京拉开帷幕。会议聚焦于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家群体探寻他们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的成长路径与创新探索,彰显他们卓尔不群的企业家精神。
贵宾聚首
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本届论坛以“中国开启品牌塑造新时代”为主题,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大数据、新材料等都是此次论坛峰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论坛展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竞争力品牌理念的研究成果及诚信建设效果,对于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具有极大裨益。
据了解,此次论坛旨在建立商界领袖与专家学者的定期对话机制,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中国品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战略任务。会议本着高层次、高品质、权威性、前瞻性的原则,提供观点博弈、经验分享、共同进步的平台。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致辞
加快推进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与信用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历史性伟大成就,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市场规模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和科技能力不断增强,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品牌建设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培育形成了一批国内国外知名的品牌。但是从市场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品牌发展还相对滞后,产品质量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太强,企业诚信意识淡薄问题在有一些领域表现得还比较突出。
当前全党全国各地区都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按照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部署推进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节点,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螺丝钉”,我们必须要为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和信用建设而不懈奋进。
国家“十三五”的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推进全社会和商务流通领域的诚信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健全激励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去年国务院把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表明了政府对于品牌的高度重视。企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市场主体,作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我们也应当持续不断努力,为推动我国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和水平不断上新台阶而努力奋进。
中国商报副总编辑、中国商界杂志社社长陈念致辞
信用是企业塑造品牌的基石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发展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这既是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这要求我们企业要转变思维方式,要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内涵和品牌内涵的建设,注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以创新驱动发展来赢得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信用建设作为企业塑造品牌的基石,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古语说:“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这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我们聚在一起研讨、交流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追求更大发展的愿景却是无限的。希望每一次这样的相聚都能让大家收获满满。并祝在座的企业家们在新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创造出更多有品牌、有质量、有市场、有地位的国之精品。
贺铿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第十二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诚信和工匠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
品牌价值是产品生产者因其占有和运用一定资源、关系而形成的竞争优势所带来的全部利益的总和。企业生产的产品放在市场上,消费者会从各个方面去进行评价,比如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等,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品牌竞争力,而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质量。
产品的质量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就是产品本身的性质、性能、精度、纯度、生产工艺、化学成分,比如说中国企业生产的芯片达不到国际的精密标准,体现出的是产品质量的内在精度、功能不够;而外在的因素则主要是看消费者的信任程度,而不是看包装、样子、营销、广告等次要因素。
产品的质量还需从另外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质量是变化的、动态的,要持续创新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站得住脚。企业要增强信心追赶超越,用高质量推动企业的发展;二是品牌性价比的竞争。许多厂家生产同类目的产品,相互竞争下物美价优的产品就会脱颖而出。所以,产品的质量是时间的函数,产品的性价比决定了产品能否成为品牌。
当前中国的品牌大多没有核心知识产权,所以企业要有品牌意识,在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等方面迎头赶上。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习。1945年战败以后,日本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战败国,日本的技术也均是从国外引进的,比如美国的汽车、德国的照相机、德国的西门子光学设备等等。起初日本派出浪人到世界各国的先进学校、企业去学习,策略是先礼后兵,先商量着买下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买不了的日本就想尽办法也要将其变成自己的技术。中国企业在引进产品之后,基本上没有把技术、知识产权变成自己的。实践证明,品牌建设不掌握核心技术是行不通的。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企业家精神是建设企业品牌的灵魂。1800年由法国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来了企业家精神的概念,主要是指企业家所具有的对生产要素的组织能力、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开展新的商业模式、提高经济资源使用效率等的特殊才能。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诚信和工匠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工匠精神用一个成语理解就是“德艺双馨”。首先是有德,再就是艺。
企业精神还要有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种配合精神、团结精神。中国企业家需要克服单打独干的毛病,团结起来共渡难关。企业家应秉持一种工匠精神,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搞好我们的品牌。只要发挥好这种精神,在企业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0年、20年的努力,中国企业必将能够赶上并超过美国。
程路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
依靠核心技术提升中国品牌核心竞争力
今天是国务院成立“中国品牌日”1周年的日子。品牌是一个国家的窗口,同时也是一个晴雨表,对于国家来讲,品牌是实力、是竞争水平、是科技水平的反映。
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制造业大国,2010年中国制造业占到全球份额的19.8%,超过了美国,中国制造的品类、品种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国的企业很多仍然处在“微笑曲线”的最末端,许多企业还在做代工、燃料加工、品牌代理等。
附加价值丰厚的区域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其中包括设计、研发以及营销和品牌,这些是企业望尘莫及的领域,企业只能处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很多品牌过去“叫”得很响,一旦发达国家进行科技封锁就不行了。所以,两年前国务院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在这个方面做了全面规划。
《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就是希望通过10年的发展,弥补与先进国家差距,使中国的核心竞争力能够迎头赶上欧美等发达国家。
中国也有世界一流的品牌,比如我们的高铁、航天航空、数控车床,在这些方面我们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抢占了行业的制高点。但是中国的企业在很多方面还亟待发展包括信息技术、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内的核心技术,所以企业的核心技术要迎头赶上,才能使品牌站得住脚。
首先,每个企业都要推动品牌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全民建设民族品牌的良好氛围和环境。现在整体的氛围还是不错的,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民营企业在一些待遇方面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地位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在税收、价格、优惠政策、金融、工业和商业管理、商场准入等方面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其次,企业的品牌建设应该在发展中成长,特别是当前走出去的企业,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加快建设中国自己的品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迫切需求,这种需求同中国强大的产能相结合就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沟通。所谓“一带一路”的沟通,最重要是思想、文化上的连通。
我们“一带一路”的产品走出去,特别是高铁、核电、数控机床的输出,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同时,软实力比如企业培训也走出去了,天津的鲁班工坊主营方向是为“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培养熟练的技工。铁路、水电、核电、能源、港口等各类精造项目的建设都需要大量技术工人。企业为这些国家做职工培训非常受欢迎,也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牌塑造方向。
宋承敏 国家发改委研究员
最大的决心产生最高的智慧
新常态有四个变化:速度变化、模式变化、结构变化、动力变化。过去主要是扩大增量,现在主要是挖掘存量和做更高水平的增量。企业发展主要靠质量、靠创新、靠讲信用,所以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眸一样爱护企业的信用。
讲到信用建设,大多数企业是讲信用的,但是企业讲信用,消费者未必相信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考验着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消费者信赖比自己讲信用更难做到。因为讲自己的信用是品德问题,让消费者信赖自己不仅品德要好,而且要有本事。
信用建设是时代的方向、市场经济的规律、党和政府的要求、老百姓的希望,也是你们创造价值、贡献聪明才华的大好机会,所以企业家一定要成功,一定能够成功,信用建设会让企业插上坚强的翅膀,把好事办好。
丁茂战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原主任
高质量、创品牌、守诚信
我认为中国企业家有三点使命和职责:第一个是高质量,第二个是创品牌,第三个是守诚信。
首先,高质量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其次是创品牌,创新是新时代中国企业竞争制胜的战略抓手。有质量不一定有品牌,但有品牌一定有质量。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是主线。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产生了4亿种产品,每年还会增加2000万种产品,中国发生了需求革命,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队伍告别了温饱,拥有了小康,并迈向更高级的小康,消费者的需求更新换代了。消费者现在要安全、要质量、要个性、要文化、要品牌。第三是守诚信,新时代中国企业幸福的核心要义就是守诚信。
中国需求革命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转型之路、社会转型,是一种思想价值观的转型。企业家也要追求一种心理感受,在其人生过程中没有坑蒙拐骗、没有作假,这才是幸福的人生。
武高汉 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以信用积极应对消费革命和品质革命
消费革命和品质革命,既要讲信用又要讲品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消费革命的理念,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品质革命的理念。消费革命和品质革命的内涵非常丰富,从表面上看,这是总理对总书记的呼应、是国务院对党中央的呼应。而从实质上看,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决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消费革命的主体是消费者,消费革命的目标是美好生活,消费革命的手段是追求品质服务和品质产品。总之,消费革命是消费侧或者需求侧的革命。
判定质量的好坏有国家标准,它是一个定量,企业把品质做好,不仅要讲最基本的诚信还是做要高品质。品质是经营者对自己的产品高于法律要求的承诺,判断品质的好坏没有国家标准,判断品质的标准是市场的认可,是消费者能不能够把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持之以恒投给你的保障。
韩家平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与信用管理研究所所长
新时代下企业要加强信用建设和品牌塑造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信用化、交易在线化、产业金融化和资产的证券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竞争的手段从产品质量竞争、价格的竞争逐渐转向品牌竞争、服务竞争、交易方式的竞争。贸易信用化就是提供灵活、优惠的付款方式,服务竞争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竞争手段,例如先发货后付款或先服务后付款的贸易就为分销商提供了方便。
在新形势下,企业应注重品牌塑造、注重信用建设,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新时代,新常态下有所发展。短期内企业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竞争,企业只有加强信用建设才能够稳健发展、行稳致远真正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升级。
董秀生 国资委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信用管理专委会会长、首席金融风控专家
提升信用可以获得更多金融资源
我从四个方面阐述信用管理的有关知识。第一个方面是信用体系,第二个方面是信用技术,第三个方面是信用惩戒,第四个方面是信用奖励。针对企业信用,根据企业所在区域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来确定企业的销售账期和额度,这是企业的信用评级。另外还有供应商对商城的评级,它是对企业的赊销和预付的评级。评级要注意单一供应商赊销给商城东西太多,会发生经销商被拖垮的问题,信用评级就是指国家提前要规避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
信用提升有几大好处: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低成本的贷款和高额的股权融资,企业发展事业合伙人,有利于把企业的重资产做“轻”。
信用对企业、对个人来说都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失信数据和征信数据随时会被上传到系统。这意味着企业的信用在现实中会愈加转化成资源,进而会转化成一种财富。
肖连生 国家信用经济应用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用信用评价手段促进信用资本量化的应用
信用是在国际市场上彼此交易的行为过程中体现的一种承诺精神。信用的本源是中华民族先贤们提出的承诺精神,一诺千金。
信用是需要量化的,从诚信到信用再到信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连接,这个连接点就是信用、承诺。信用还需要有一个资源的积累,信用资源积累到信用评价的估值、到信用的金融资产、到信用的资本量化,这是信用在经济领域中体现的价值。
信用是所有价值的本源,只要企业有信用,就能够赢得企业家自身的价值,赢得企业的价值。中国经济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的不断加入将会重塑信用体系建设的标准,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新型评价标准。
孙崇铭 中国商界杂志社常务副社长
合理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驱动品牌塑造新时代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企业的创新发展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2017年很多人提出了互联网即将进入下半场的概念,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消失成为中国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分水岭。企业不仅要运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还要再往前看一步。利用创新思维,例如借区块链凭借独特的优势、数据确权使用、价值的高效传输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区块链将在未来改变很多行业的面貌。区块链未必一定能让企业赚到很多钱,但是利用区块链可以为企业的信用管理加分。
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企业更要注重品牌建设,要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中国商界杂志社一直关注着民营企业的成长,与企业家共同探讨创新的思维方式、研究最活跃的经济领域,与企业家共同开启中国品牌塑造时代。
陈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微商分会副秘书长、比投网创始人
用全局观、重点观、未来观、动态观夯实品牌竞争力
我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关于品牌竞争力和商业模式的主题。
关于品牌,一些企业家往往忽略了品牌所在的品类,品牌塑造最省劲的方式是切入一个明晰的、具有战略定位的品类里面进行竞争。所以,品牌的精神是用趋势定义的,是用趋势定义今天、用未来定义现在的过程。这样的品牌是由一系列的高势能活动组成的。一场高品质的品牌营销活动可以给企业的品牌带来全方位的提升,当然,这里面包括高势能的人员、高势能的价格、高势能的市场、高势能的媒体、高势能的产品质量。
商业模式有很多,例如众筹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甚至是区块链思维的商业模式等。未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人的价值是评估商业模式的核心,天地道、人物德,企业有道则有得,企业家行的正,做的端,通过商报、中国商界杂志为自己代言。
加强文化建设迎接信用时代到来
信用的根本是学习,所有企业都需要传递信用的知识。信用中国代表的是整个社会、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信用。从中国来讲,我觉得有两项需要做的:第一,通过社会全民动员来学习什么是信用体系;第二,国家和机构要健全真正的信用体系,只有到了所有人、所有公民都明白什么是信用体系、如何规范自己的信用体系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信用体系就算是建成了。